


傳承端午文化 深化資助育人 ——聊城大學2025年“端陽承古意·助學啟新程”端午游園會圓滿舉行
5月29日,聊城大學舉辦以“端陽承古意·助學啟新程”為主題的端午游園會活動。活動將傳統文化體驗與資助育人深度融合,為全校3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了一場“有溫度、有內涵、有傳承”的文化盛宴。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白金山出席活動,與師生共話端午民俗、共繪育人圖景。
本次活動以端午民俗為媒,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魅力。竹笛合奏《揚鞭催馬運糧忙》悠揚開場,群舞《安康意滿》以靈動舞姿演繹端午安康的美好寓意,游園會正式拉開序幕。活動現場設置12個傳統文化體驗展位,涵蓋包粽子、編彩繩、繪福祿、飛花令等非遺項目,身著漢服的學生引導員穿梭于各個展位之間,熱情引導學生有序參加。學生們在非遺傳承人指導下,親手制作艾草香囊、繪制端午團扇,感受“一針一線”“一筆一畫”中的匠心傳承。在“蒲韻牌”傳統手作展位,歷史典籍中的端午習俗躍然眼前:學生們精選艾草、薄荷、沉香、玫瑰等十余味草藥,經研磨、配伍、糅合成香泥,再壓入雕有龍舟、五毒等端午紋樣的木模中塑形,最后陰干穿孔結穗。“雄黃占比決定驅蟲功效,朱砂過量反損其性”,來自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的引導員為參加學生講解古方配比背后的科學智慧。當一枚枚蘊含艾草、佩蘭、薄荷的香牌懸掛于學子襟前,《東京夢華錄》中‘端午佩香囊,辟邪禳災’的古老習俗,在指尖重生為可觸可感的文明記憶。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雄黃繪額,老師講解的端午驅邪祈福寓意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來自文學院的學生小張興高采烈地講述。活動現場,雙面設計的“福箋搖”文化墻成為精神磁場。正面垂掛的幾百枚心愿簽承載著學子對學業、生活的期許:“帶奶奶看故宮”“順利上岸”“家人平安”。另一面展示的“筑夢畫卷”——六位優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優秀事跡和成長寄語。
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老師介紹到,本次活動以端午文化為載體,構建“文化浸潤—技能提升—價值引領”三維育人場景。并且本次活動學生工作人員和引導員都是勤工助學在崗學生,既鍛煉實踐能力,又強化感恩回饋意識,形成受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環。
暮色中的校訓石前,千枚福箋與香牌流蘇在晚風中輕舞,游園會像一副流動畫卷,生動詮釋著聊城大學“潤育夢想”工程的真諦:當傳統文化成為青春成長的底色,每一份資助都在書寫生生不息的文明續章。據悉,聊城大學近年來持續深化資助育人內涵建設,打造“傳統節日+資助育人”品牌矩陣,三年來已累計開展春節暖冬行動、共話中秋座談會、清明祭英烈、端午游園會等主題活動30余場,惠及學生萬余人次。未來,學校將以“潤育夢想”工程為依托,通過校企共建非遺實踐基地、設立傳統文化創新基金等方式,助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現從“受助者”到“文化傳播者”的角色轉變。
(審核 都超)
聊大要聞
-
聊城大學舉辦2025年中秋師生座談會2025-09-30
-
聊城大學龍舟隊獲中國大學生龍舟錦標賽6金、團體雙冠2025-09-30
-
學校領導赴冠縣看望慰問駐村第一書記2025-09-30
-
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禮頌盛世 共譜華章”——國慶節微思政課交互體驗活動2025-09-30
-
圖書館圓滿完成2025級新生入館教育2025-09-30
-
韓國忠南國立大學校長金正謙一行來訪2025-09-30
-
我校教師在《光明日報》發表理論文章2025-09-30
-
我校援疆支教團獲麥蓋提縣教育局感謝信2025-09-30
-
中國曲協、山東省文聯、聊城大學舉辦“評創聯動”深入學習貫徹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曲藝評論專題研討班2025-09-29
-
“北冰洋譯叢”系列叢書《因紐特人的語言》出版發行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