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青團】報道聊城大學團委:“青”力而為 “團”聚青春奮斗力量
【編者按】《中國共青團》2023年第14期刊發題為《“青”力而為 “團”聚青春奮斗力量》的特稿,報道了我校團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深化團學改革為抓手,著力構建“12345”工作體系,深入實施“三項行動、兩大工程”的工作思路,介紹了學校共青團“青”言“青”語引領凝聚青年、“青”力“青”為組織動員青年、“青”暖“青”心聯系服務青年的典型做法。
“青”力而為 “團”聚青春奮斗力量
7天一次“國旗下話成長”,112場黨史宣講,136期紅色觀影,讓崢嶸的歷史啟迪奮進的征程,讓紅色的傳承浸潤青年的心靈;
20載接續前行,萬余人積極踴躍報名,1772人堅定向西而行,405人扎根邊疆奉獻,讓高聳的山峰證明攀登的意義,讓遙遠的路途展現堅定的力量;
數十萬崗位甄選推送,734名困難學生結對幫扶就業成功,讓溫暖的守護見證青年的成長,讓能力的提升彰顯青年的擔當……
“青年在哪里,團組織就建在哪里;青年有什么需求,團組織就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工作?!绷某谴髮W團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服務團員青年工作生命線,以“思想育人、組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為載體,以深化團學改革為抓手,以制度建設為保障,著力構建共青團“12345”工作體系,深入實施“三項行動、兩大工程”,團結帶領全校團員青年實現青春與時代的“雙向奔赴”。
“青”言“青”語引領凝聚青年
提前半小時走進“青年之家”,報告廳里已座無虛席。青年講師團的精彩宣講、紅色電影的定期展播,“星火影院”的啟動讓這群00后的學生很期待。
“從百年黨史看中國青年的使命擔當”,屏幕上講座標題的鮮紅底色與講師團成員李宣志胸前的黨徽交相呼應,30分鐘的微團課圍繞本期展播的主旋律影片展開。
“讓青年人講自己的故事”,從“講影”引入,到“觀影”“評影”,同學們在聆聽、觀看、思考的過程中汲取力量、收獲啟迪。聊城大學“星火影院”暨紅色影視教育基地自2021年3月創立,通過定期放映主旋律影片,邀請青年講師團對影片進行講評,組織評選優秀影評、觀后感等,得到了同學們的廣泛好評。
從青年講師團到“青馬微課”,從“行走的美育課堂”到“星火影院”,從“國旗下話成長”到“百年團史青年說”,學校團委創新思想引領方式方法,強化以“青馬工程”為龍頭的“1+1+N”思想育人體系建設,不斷拓展載體、豐富內容,以青年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主題教育,年均舉辦活動1000余次,“青馬工程的‘聊大模式’”全省推廣, 2 個主題團日活動被團中央直播,青年大學習參學率居省屬高校前列。
“青”力“青”為組織動員青年
“還記得學校團委組織參觀孔繁森同志紀念館的場景,他無私奉獻的精神使我深受觸動。懷著這份初心和向往,我來到西藏?!?2歲的高星,畢業后沿著一屆屆學長的腳步,踏上了西行的列車。
“阿里地區措勤縣作為西藏海拔最高的縣,常被形容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在這里的時光,有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有思鄉之情帶來的想念,有艱苦環境帶來的磨礪,每當困難來襲時,我都會告訴自己要堅定信念,要腳踏實地在這里做些貢獻?!备咝墙洺W院赖馗屡笥褌兲峒?,自己畢業于繁森同志故里的聊城大學。
4700米的海拔上,是高星洋溢的青春,是1772名聊城大學西部計劃志愿者20年接續前行、奉獻西部的縮影。他們中,80%以上申請延長服務期,400余人服務期滿后選擇扎根西部、奉獻基層,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弘揚繁森精神,西部建功立業”的青春誓言,鑄就了享譽全國的“西部計劃的‘聊大現象’”,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反響。學校連年獲評“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項目辦”榮譽稱號。
聊城大學團委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以“孔繁森精神”為引領,以“西部計劃”為驅動,深化構建地方德育資源與服務國家戰略緊密結合的育人體系,以“優化組織管理、強化支持保障、健全評價考核、促進校地協同”強化社會實踐,以“‘學、研、踐、創、育’五位一體”工作矩陣提升科創能力,以“打造人人都是志愿者”工作模式深耕志愿服務,持續引導青年學生不斷提升社會化能力,用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的重要指示要求。
“青”暖“青”心聯系服務青年
2022年的初夏,對董佳旭而言,溫暖明亮。
自成功簽約的一刻起,他心里的石頭著了地。家庭的貧困、身體的殘疾,給他的成長帶來更多的艱辛。
“‘生活和學習中有什么困難嗎?’還記得參加‘權益面對面’座談時校領導與我們的溫馨交流。‘意向崗位有哪些?’還記得團支部推薦就業幫扶時老師們的細心問詢。每一次談話、每一條信息,都是我成長道路上溫暖的瞬間。感謝老師們給予的指導和幫助,知心貼心又暖心?!眻F干部結對幫扶以來,從錨定目標、定期交流到簡歷制作、面試指導等,看著為自己著想和付出的老師,董佳旭總是這樣感慨。
2020年以來,734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團干部“一對一”結對幫扶下成功就業。學校團委積極探索、開拓創新聯系服務青年工作,依托“千校萬崗”“青鳥計劃”等服務平臺,堅持“優化機制、主動融合、校內協同、校地聯動、團隊共建、資源共享、專班運作、精準幫扶”工作思路,在青年就業觀念引導、實訓鍛煉指導、技能提升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創新優化“青鳥驛站”“聊大職探”“權益面對面”“權益君”等平臺建設,將服務實實在在做到青年心坎上,青年滿意度持續提升。
近年來,聊城大學團委始終堅持黨建帶團建,推動學校先后出臺《聊城大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關于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意見》等10余個共青團工作相關制度文件,強化頂層設計,優化支持保障,持續推動共青團改革提質增效。學校團委始終堅守“凝聚青年”的主陣地,傾力構建“服務青年”的主橋梁,努力成為“青年依靠”的主心骨,多次獲得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項目辦、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單位、“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專項賽優秀組織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優秀組織獎、山東省五四紅旗團委等榮譽稱號。
奮斗者,正青春。聊城大學團委將繼續“青”力而為,圍繞中心工作,立足服務大局,做到認識再提升、重點再聚焦、任務再攻堅、措施再精準、作風再轉變、責任再壓實,真抓實干、提質增效、持之以恒,奮力譜寫學校共青團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貢獻青春力量。
(審核 團委)
聊大要聞
-
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研討班”圓滿結業2025-09-15
-
中國“南竹北移”學術經驗交流會在聊城大學舉行2025-09-14
-
聊城大學召開 2025 級學生軍訓團編成會議2025-09-14
-
聊城大學黨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持續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 凝聚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5-09-12
-
音樂與舞蹈學院兩位鋼琴教師在全國、國際大賽中獲佳績2025-09-12
-
校長與2025級新生共進午餐2025-09-12
-
我校教師獲得“山東學校十佳思政課教師”“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2025-09-12
-
聊城大學ESI全球排名持續提升2025-09-11
-
聊城大學41項成果獲聊城市第31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5-09-11
-
聊城大學第八批援疆實習支教師范生出征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