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研討班”圓滿結業
9 月 13 日下午,“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研討班” 結業儀式在聊城大學禮堂舉行。該研討班由聊城大學與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承辦,來自亞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加勒比地區14 個發展中國家的 22 名氣候領域官員、專家經過14 天學習,順利獲頒結業證書。校黨委副書記、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主任房增福出席結業儀式并致辭。
房增福代表承辦方,向結業學員表示熱烈祝賀,向所有支持單位、專家學者及工作人員致以衷心感謝。他強調,本次研討班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的生動實踐,為全球綠色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作為外交部、生態環境部和山東省共建的多邊合作平臺,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已為 150 余名發展中國家學員提供了能力建設支持。他期待各位學員能將中國經驗轉化為本國實踐,成為深化氣候合作的“民間使者”,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守護藍色星球。
薩摩亞學員蒂利亞洛、古巴學員迪亞茲作為學員代表發言。他們表示,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實踐為島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寶貴參考,他們將帶著所學的低碳技術和中國經驗返回各自國家,成為推動全球氣候治理與綠色發展的實踐者。來自湯加的妮科爾?阿費基代表學員向承辦方贈送了紀念品,表達了對本次培訓班的高度認可,以及對進一步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強烈愿望。
結業儀式上,學員代表與我校音樂與舞蹈學院師生共同表演了精彩的文藝節目。
據了解,本次研討班聚焦全球氣候治理前沿,設置了三大核心模塊。13 場專題授課由中國科學院沈鐳教授等 20 位專家主講,內容涵蓋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等理論議題。4次實地考察中,學員們深入中通客車新能源車間、長島零碳示范島、東昌府區葫蘆產業園等示范基地,親身感受綠色產業發展情況。此外,培訓班還舉辦了3 場中外對話會,促成了多項合作意向;開展了6 項文化體驗活動,增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聊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聊城大學國際合作交流處、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和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負責人,以及研討班工作專班成員、志愿者、留學生和相關學院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結業儀式。
(審核 陳德正)
聊大要聞
-
校工會(婦委會)舉辦第二期“桃李芳華”湖畔沙龍活動2025-09-17
-
聊城大學2025年“漢語橋”約旦大學生來華團組開營儀式順利舉行2025-09-16
-
聊城大學舉辦九一八事變紀念日微思政課交互體驗活動2025-09-16
-
《環球時報》(英文版)專版報道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工作2025-09-16
-
聊城大學51名志愿者獲全國西部計劃項目辦考核等次優秀表彰2025-09-15
-
聊城大學召開2026年預算編報工作部署會2025-09-15
-
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研討班”圓滿結業2025-09-15
-
聊城大學舉辦援疆實習支教研究生AI賦能教學能力提升專題培訓2025-09-14
-
中國“南竹北移”學術經驗交流會在聊城大學舉行2025-09-14
-
聊城大學召開 2025 級學生軍訓團編成會議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