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羨林大講堂第68期:山東琴書進課堂
12月9日下午,第68期羨林大講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琴書進課堂》舉行。本次羨林大講堂由音樂與舞蹈學院主辦,邀請山東省藝術研究院的專家和各位傳承人走進聊城大學,讓青年學子感受山東琴書的藝術魅力,為山東琴書的進一步傳承共同做出努力。音樂與舞蹈學院部分教師及2020級新生參加。
節目展演中,楊珀、魏務良、崔福海的《正反話》《說唱臉譜》《偷年糕》以詼諧幽默的獨特表演方式展現了北路琴書人技藝的精湛;王曉良的山東快書《武松趕會》,節奏鮮明、聲音洪亮,再現了武松趕會的生活情境;胡化山、王振剛、畢美、孔魯順的《水漫金山》彰顯了南路琴書的藝術魅力;胡化山軟弓胡獨奏曲《百鳥朝鳳》現場演繹了百鳥爭鳴的盛況,表演栩栩如生,引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
山東琴書是山東重要的地方曲藝品種,又稱"小曲子""唱揚琴""山東洋琴""改良琴書"等。2006年5月20日,“山東琴書”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山東琴書產生于民間,根植于民間,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語,比喻巧妙,生動形象,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各位表演藝術家走進聊城大學,生動形象的展現出山東琴書的獨特韻味,勾畫出一幅幅樸實的民俗民間畫,讓同學們感受了它的魅力。
多年來,音樂與舞蹈學院秉持著“依托現有的音樂文化資源,實現民族音樂的研究與傳承,促進區域音樂文化創新的理念,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先”的原則建構自己的特色,推動了校園美育和山東地域曲藝的傳承與發展,發揮了高校校園文化傳承與創新職能的作用,努力成為山東省文化品牌,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貢獻。
參加此次羨林大講堂的嘉賓有山東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孫海翔、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非遺所長,研究員(三級)郭學東、山東琴書國家級傳承人,一級演員王振剛、山東琴書省級傳承人,一級演員胡化山、山東琴書省級傳承人,一級演員畢美山、山東琴書省級傳承人,一級演員(二級)楊珀、山東琴書省級傳承人,一級演員魏務良、山東快書楊派代表傳承人王曉良、濟南市曲藝團琴師,二級演奏員崔福海。
(審核 張進軍)
聊大要聞
-
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研討班”圓滿結業2025-09-15
-
中國“南竹北移”學術經驗交流會在聊城大學舉行2025-09-14
-
聊城大學召開 2025 級學生軍訓團編成會議2025-09-14
-
聊城大學黨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持續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 凝聚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5-09-12
-
音樂與舞蹈學院兩位鋼琴教師在全國、國際大賽中獲佳績2025-09-12
-
校長與2025級新生共進午餐2025-09-12
-
我校教師獲得“山東學校十佳思政課教師”“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2025-09-12
-
聊城大學ESI全球排名持續提升2025-09-11
-
聊城大學41項成果獲聊城市第31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5-09-11
-
聊城大學第八批援疆實習支教師范生出征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