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岳學堂第55期:丁元新、毛一平談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傳承與創新
5月25日,由校團委主辦、建筑工程學院承辦的第55期“光岳學堂”于東校區實訓樓報告廳舉辦。本次活動特邀浙江大學副教授丁元新、毛一平作為主講人就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傳承與創新為主題作學術報告。
丁元新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工作經驗,從結構設計競賽簡況、競賽命題和創新成果等方面介紹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他表示,僅2023年,校、省、全國三級競賽參與高校約有580所,參賽隊伍15000支,參賽師生60000人次,已成為土建類規模最大和影響力最強賽事。競賽涉及橋梁、場館屋蓋、多高層建筑、風力發電塔、輸電塔、塔吊、模板、海洋平臺、廣告牌、古樓閣、高蹺等多種題型。他強調,結構競賽能夠激發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培養同學們的工程創新、團隊協作和實踐能力,加強高校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毛一平從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歷程、浙江大學學科競賽簡介、學科競賽組織與管理、學科競賽創新再出發、學科競賽精準施策與組隊參賽等五個方面介紹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他談到,競賽全面貫徹落實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并舉;探索多元、交叉和綜合性學科競賽,實現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參與面與質量相結合,單學科與多學科相結合,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踐行“展示才華、提升能力、培養協作、享受過程、快樂競賽”理念,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公信”原則,堅守“契約、誠信”底線,校賽做大,省賽做強,國賽做優,走向國際。
報告會后,同學們表示收獲頗豐,“提高對結構設計競賽的興趣,拓展了知識層面”“有利于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為以后的學術研究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丁元新,浙江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的組織管理、競賽命題和評審等工作,現為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浙江省巖土力學與工程學會樁基工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2018年、2023年兩次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兩次獲得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2022年獲得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突出貢獻獎。
毛一平,浙江大學副教授,長期從事高校實踐創新教育教學和學科競賽組織管理,現擔任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委員會副秘書長兼浙江省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大學生機器人競賽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2022年榮獲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競賽“突出貢獻獎”和第八屆浙江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特殊貢獻獎”。2005年、2008年、2014年和2022年四次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審核 劉永濤)
聊大要聞
-
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產業發展能力建設研討班”圓滿結業2025-09-15
-
中國“南竹北移”學術經驗交流會在聊城大學舉行2025-09-14
-
聊城大學召開 2025 級學生軍訓團編成會議2025-09-14
-
聊城大學黨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持續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 凝聚學校高質量發展新動能2025-09-12
-
音樂與舞蹈學院兩位鋼琴教師在全國、國際大賽中獲佳績2025-09-12
-
校長與2025級新生共進午餐2025-09-12
-
我校教師獲得“山東學校十佳思政課教師”“山東高校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2025-09-12
-
聊城大學ESI全球排名持續提升2025-09-11
-
聊城大學41項成果獲聊城市第31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25-09-11
-
聊城大學第八批援疆實習支教師范生出征2025-09-11